知名賞楓勝地石水院,是高山寺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座與開山祖師明惠(1173-1232)同一時期的建築。其單層歇山式屋頂設計是鎌倉時代(1185-1333)建築的特色。目前,石水院作為高山寺寺院活動的中心,收藏眾多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。
明惠
承安3年(1173年)出生。現今和歌山縣有田川町的湯淺氏出身。是華嚴宗的中興祖師。隨神護寺的文覺和尚出家。在東大寺學習華嚴經。師事勸修寺的興然習密教。建永元年(1206年),後鳥羽天皇賜予栂尾之地,在此建立高山寺,作為興盛華嚴宗的中心道場。寬喜4年(1232年)逝世。
鎌倉時代
從賴朝在鎌倉成立幕府到元弘3年(1333)北條高時滅亡共約150年間的稱呼。
單層歇山式屋頂設計
平安時代貴族住宅的形式。
西側入口附近有一尊小型木雕菩薩像,名為善財童子(梵語:Sudhana)。善財童子曾四處修行以求開悟,是明惠非常尊敬的榜樣。如今所見的善財童子像是複製品,重現過去明惠住處中擺設的雕像。

善財童子像
在華嚴經中出現的童子。是菩薩行的理想者。明惠上人尊之重之並將其作為勉勵自身修行佛道的榜樣。據說房中有一善財童子像。目前的雕像是昭和初期西村虛空的作品。
石水院南側掛有天皇下令建寺的御筆匾額,上面題有《華嚴經》其中一節,為高山寺之名的由來。隔著木柱及格子狀的擋雨板望去,南側的向山與清瀧川彷彿置於畫框之中,動人景緻化作一幅風景畫。

清瀧川
流經京都市北區和右京區,是淀川水系桂川支流的一級河川。

向山

御筆匾額
天皇御筆書寫的匾額。
石水院曾經位於高山寺金堂(本堂)東側,原本為保管經文而建。1228年,建築遭洪水破壞,其後利用朝廷用地內的住宅重建。重建後的石水院奉祀春日大明神及住吉明神,兩者皆是對明惠舉足輕重的神道神祇。當時神道教與佛教間界線寬松,互為融合,不少說法認為神道教眾神即是佛教眾神的化身。

金堂(本堂)
寺院中供奉本尊的佛堂。是伽藍的中心。據說是因佛堂內部為金色而得此名。又稱本堂。

春日明神

住吉明神
1889年,石水院遷築至目前所在地。